一、達克羅處理過程中廢水產生環節
- 預處理階段
- 清洗工序:去除芯軸表面油污和雜質時,可能使用堿性溶液或有機溶劑,產生含油廢水。
- 拋丸處理:雖主要產生粉塵和固體廢棄物,但后續清潔過程中可能伴隨少量廢水。
- 涂覆與固化階段
- 水噴淋/水簾柜:在涂覆設備清洗或涂層固化過程中,可能產生含達克羅溶液殘留的廢水。
- 噴涂設備清洗:使用溶劑清洗噴槍時,可能產生含有機物的廢水。
二、廢水性質及處理技術
- 廢水特性
- 主要污染物:化學需氧量(COD)、懸浮物(SS)、少量可溶性六價鉻(Cr??)。
- 環保風險:六價鉻為有毒物質,需嚴格處理以避免污染。
- 處理工藝流程
- 濃度調節與氧化還原:調節廢水濃度,通過氧化、電化學、還原反應使廢水分層。
- 中和沉淀與精濾:投加堿液中和廢水,析出氫氧化鉻沉淀,再通過過濾和精濾得到清澈回收水。
- 深度處理:采用芬頓氧化、生化處理(A2/O工藝)或膜分離技術,進一步去除難降解有機物。
- 處理設施
- 污水處理站:企業需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,采用“水噴淋+干式過濾+UV光解氧化+活性炭吸附”等組合工藝。
- 污泥處理: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需按危廢處理,委托專業機構處置。
三、環保要求與排放標準
- 國家標準
- 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(GB8978-1996):處理后廢水需達到三級標準。
- 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:如廢水排入市政管網,需符合一級A標準。
- 行業實踐
- 低鉻/無鉻達克羅技術:部分企業采用鉬或鈦化合物替代部分鉻酸,降低六價鉻含量。
- 閉環循環工藝:優化清洗廢水回用,減少新鮮水消耗和廢水排放。
四、實際案例與技術改進
- 企業案例
- 常德某緊固件企業:通過建設4m3/d污水處理站,處理達克羅工序廢水,實現循環使用不外排。
- 桃源工業園項目:采用“隔油隔渣+二級破鉻+二級絮凝”工藝,處理含鉻廢水并達標排放。
- 技術趨勢
- 無鉻達克羅涂料:完全避免六價鉻使用,適應更高環保要求。
- 智能化處理系統:實時監控廢水水質,自動調整處理參數,提高回用率。
總結
達克羅處理需配套污水處理設施,確保廢水中的COD、SS及六價鉻等污染物達標排放。通過工藝改進(如低鉻/無鉻涂料)和廢水回用技術,可實現環保與經濟效益的平衡。企業在選擇達克羅設備時,需同步規劃廢水處理系統,以滿足環保法規要求。
